金融市場入門指南

市場行爲

面對時刻變化的金融市場,我們該如何迅速地地分析與理解這些市場行爲呢?供給需求模型是一個良好的分析工具。

在市場中,買者作爲一個羣體決定了一種產品的需求,賣者作爲一種羣體決定了一種產品的供給。供給需求模型由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組成,需求曲線描繪出一種物品價格對消費者想購買的物品量的影響,供給曲線描繪出一種物品價格對生產者想生產的物品量的影響。

需求定理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對該物品的需求量減少,因而需求曲線通常向下傾斜。同樣地,供給定理使供給曲線通常向上傾斜。

供給需求模型

供給需求與需求曲線相交於一點,在這一點上,市場達到均衡,交點處的價格稱爲均衡價格,交點處的數量稱爲均衡數量。此時,市場有效地組織了經濟活動。

這一模型的合理性就在於模型本身簡單明瞭,同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市場的大部份有效的信息(如供給定律和需求定律)。

當一些新的信息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往往會打破原先的均衡,爲了研究這些信息將會導致市場均衡如何變動,我們首先需要將這些信息進行分類,這樣便能夠迅速對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進行方向性的判斷和預期,我們將這些信息對於供需模型的影響分爲四個類型:

均衡價格上升的情形:

  1. 需求上升
    • 寒冬增加了人們對於保暖用具的需求.
  2. 供給下降
    • 超預期霜凍天氣造成了農作物的減產.

均衡價格下降的情形:

  1. 供給上升
    • 央行下調準備金率釋放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
  2. 需求下降
    • 技術革新造成原有產品需求疲軟.

上述四個類型均可用供需模型進行解釋,由需求上升引起的均衡價格上升最終表現爲量價齊升的態勢,而由供給下降導致的均衡價格上升最終表現爲價升量縮,同樣均衡價格下降的情形也可以利用供給模型一一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