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入門指南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以证券的内在价值为依据,基于公共信息对影响证券价格及其走势的各项因素的分析,以此决定投资购买何种证券及何时购买。

基本面分析的假设前提是:证券的价格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价格受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频繁变动,很难与价值完全一致,但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理性的投资者应根据证券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进行投资决策。

因而在进行基本面分析时有两项基本任务:

  1. 评估证券的内在价值,其作用在于为判断证券市场价格的高低确立一个参照标准。
  2. 因素分析,即通过对与证券价格存在逻辑联系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探索证券价格决定及其变动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证券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公共信息(新增部分)

公共原始信息

净资产:总资产除去负债部分后的所有者权益。

营业收入: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净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

资本公积金: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主要来源于的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净额等。

未分配利润: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总股本:股份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所占的股份总数。

流通股本: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

公共指标信息

每股收益(EPS):净利润 / 总股本

市盈率(P/E):股价 / 每股收益

市净率(P/B):股价 / 每股净资产

市销率(P/S):股价 / 每股销售额

市现率(P/C):股价 / 每股现金

PEG: 市盈率 / 每股收益增长率

资产收益率(ROA): 净利润 / 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 / 净资产

息税前利润(EBIT)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

企业价值(EV)

分析逻辑与投资哲学

基本分析的逻辑是通过对公共信息的分析纠正市场定价的无效性,以此获得超额收益。因而分析的重点在于哪些地方市场看错了,具体而言市场错误的原因分为两类:

  1. 相比市场,我们综合考虑了更多地信息。
  2. 对于相同的信息,我们与市场的看法不一致。

相对而言,市场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无效性更容易把握,但是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发生的概率不大。而当我们与市场观念不一致时,需要小心谨慎地证明我们看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我们多次强调了挖掘市场无效的原因在于我们进行相关分析的目标是获取超额收益,而非获取绝对收益。由有效市场假说,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是市场的无效性。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进行基本面分析,最终并非证明相关公司有多么优秀,而是相关公司是否便宜,是否被市场低估了,这两者有本质差别。

最后,我们在考虑投资收益也要考虑潜在风险。在许多情况下,期望收益超过市场收益并非由市场无效带来,而是因为承担了比市场风险更大的风险。这也就是我们需要考虑β的原因。

自上而下分析法

自上而下分析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 宏观经济学的分析,通常包括国际和国内各经济指标,如GDP成长率、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生产力和能源价格
  • 产业分析,包括整体产业的销售量、价格标准、产品效能、国外竞争和进入产业的公司数。
  • 个别公司的分析,包括其销售量、价格、新产品、获利等。

自上而下分析法更类似于卖方研报的分析逻辑,强调研究整体宏观经济状况对企业及产业的影响。

自下而上分析法

自下而上分析法更类似于买方研报的分析逻辑,如果强调进行企业分析,发掘与市场一直看法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证明市场看法之错误,即市场的无效性。

例如,市场因没有发现公司潜在订单带来的未来业绩上升即是市场对于信息反应的不充分。此时通过对企业的分析可以发现股价的上升空间,借市场的无效获得了收益。

市场容易产生无效的地方就是自下而上分析法筛选个股,选择切入点的角度。举例而言,因为过往业绩不佳导致对公司资产价值的忽视,因现阶段产业周期低谷导致对于公司未来业绩反转的忽视,以及因折旧政策保守导致的实际业绩与经营现金流的显著差异。

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又称贴现法,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当前的基本面分析和对未来反应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主要的估值模型有股利贴现模型(DDM)和折现现金流模型(DCF)。折现现金流模型又分为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FCFE)和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FCFF)。

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又称可比公司法,是指对公司估值时将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对比,用可比公司的价值衡量目标公司的价值。

相对估值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比较

技术面、基本面分析基于市场信息的非随机性和反应的非迅速与准确性获得超额收益的。亦即有效市场假说的第二与第三条不成立。在他们看来,在第一条推论满足,即理性人有足够的能力正确处理信息的前提下,战胜市场的唯一方式是尽可能多的与价格相关的获取信息,或者是利用被市场遗忘或者忽视的信息,亦即过去的信息。而行为金融学们则从根本上否认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理性人假设,在他们看来,信息的多寡并非决定性因素,而是在于信息如何被理性地处理。

技术面分析利用包容假设,认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信息与公共信息。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基本面对公共信息进行研究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准确性。因而他们放弃了一部分在他们看来冗余的、难以分析的信息,选择直接通过容易量化的价格、成家量等市场信息,简化了预测过程,相对基本面分析而言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缺失的风险。使用技术面分析进行策略决策虽然平均收益不如基本面分析,但收益的稳定性却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基本面分析倾向于认为技术面分析只是使用了市场信息的压缩包(价格的确是市场信息的反应,但这是有损压缩),所以他们要将组成价格函数的影响因子都剖析出来分别解析(其中包含了市场信息与公共信息),以期待看到更多细节并提升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测能力。但基本面分析也需要利用价格,价格是最好的检验价格函数正确性的工具。

从这些角度看,基本面在长期的价格预测上更具优势,而技术面分析由于操作简便,且在短期内犯错的可能性较小,因而更适合预测价格的短期变化。